- 李刚;唐成建;赖康;阳武;西格基;包茸;李青初;李昊;杨明显;
种业是农业的“芯片”,是农业提质增效和提高竞争力的关键。阿坝中蜂是中华蜜蜂中被公认的具有优良生产性状的蜂种,也是我国珍贵的蜂种资源及良好的育种素材。阿坝中蜂在高寒地区生态系统中发挥着不可取代的作用,尤其与高海拔地区被子植物有着相互依存的关系,因此阿坝中蜂的种群数量的下降将会对高海拔地区植物授粉产生影响,进而影响高山植物区系及生态系统;另一方面,加强对阿坝中蜂的保护,并通过扩繁,应用于生产,这对生态经济的发展和乡村振兴都具有积极的作用。近年来,随着农业产业的发展导致中蜂环境变化,野生动物种群数量增加威胁中蜂生存等因素,阿坝中蜂的保护面临一些新的挑战。为应对这些新问题,需要地方政府管理部门加强顶层设计和管理,业务部门和养殖户紧密配合,本文就这些问题提出了一些具体的思考和建议。
2025年04期 v.76;No.481 13-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5K] [下载次数: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张大利;倪泣滋;欧都;邹浩燃;
<正>影响蜜蜂春繁的因素有很多,上一年秋季繁殖的越冬蜂有无疾病、蜂群群势的大小、越冬是否正常、春繁的时间及管理是否得当等都会对蜜蜂的春繁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春繁期的蜜蜂经过漫长的越冬蛰伏期,体质处于一年中最弱的阶段,同时外界没有蜜粉源而且温度较低,蜂群发展有一定困难。本文就蜜蜂春繁时间、治螨、保温、紧脾、饲喂、扩巢等几个关键点加以分析,供广大养蜂者参考。
2025年04期 v.76;No.481 16+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8K] [下载次数: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胡望月;邹佳润;白娅娟;申顶芳;汪正威;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加剧,导致局部区域频繁遭遇极端干旱,这一变化促使人类与野生动物的栖息地界限模糊,增加了两者之间的接触与冲突,特别是养蜂人与熊的冲突日益凸显。妥善处理和解决人熊冲突不仅是确保局部地区生产活动可持续性的关键,也能为野生动物保护与乡村振兴提供新的借鉴思路。本文简述了当今养蜂防熊的一些经验,并结合走访观察白马雪山拉嘛寺村养蜂防熊的案例,该村养蜂人在与熊的斗争中展现出了一系列创新策略,其中包括悬索养蜂法。通过分析养蜂人的经验,旨在提炼出一套可推广的模式,以促进东方蜜蜂山地养殖业在气候变化挑战下的可持续发展,同时为缓解人兽冲突,特别是人熊冲突等提供新的研究思路。
2025年04期 v.76;No.481 17-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54K] [下载次数: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徐祖荫;林致中;廖启圣;刘云;鲁桂清;
正确预测蜂群群势,合理评价中蜂不同饲养方式的优劣及效果,建立中蜂养殖的数学模型,是未来中蜂生产由经验型向数值化、数字化转型的重要一步。作者等在所作中蜂蜂王日均产卵量与蜂群群势相关性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了中蜂群势预测的数学公式:群势预测值(框)=基础群势(框)相对应的蜂王日均产卵量×预测天数(20或40天)÷3000只/框+原群蜂量(框)×预测天数相应的工蜂存活百分率。并用此公式对单王3框上1层浅继箱、单王6框上2层浅继箱、双王16框上3层浅继箱等养殖方式进行测算,群势预测值与实际蜂量的吻合率达88.8%~96.9%,高度吻合,可用于指导实际生产。测试结果还表明,浅继箱生产子优蜜佳,是当前中蜂中最先进的生产方式。
2025年04期 v.76;No.481 22-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4K] [下载次数: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杨新周;田先娇;马艳粉;田素梅;王志远;郭云胶;薛晓锋;
为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开发森林食物资源,挖掘森林蛋白资源,开发新型森林食品,围绕林蜂养殖中的胡蜂养殖产业,从常见林下胡蜂养殖种类、胡蜂养殖环境、胡蜂养殖器具、胡蜂敌害、胡蜂益害、胡蜂产品、林下养殖管理、产业链等方面阐述林下胡蜂产业,提出林下胡蜂产业存在的问题和困难,提出发展的对策及建议等,为构建大食物观,发展林下经济提供一条科学途径。
2025年04期 v.76;No.481 25-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1K] [下载次数: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